114年9月13日「法曹專業選考培訓中之倫理養成」 座談會

2025.09.15

法律專業人員學考培訓論壇聚焦倫理養成 從當前學考訓現況出發,到追溯倫理與專業之關係,比較醫界課題,找出律師界努力的方向

114年913日上午由本會與台灣法學會舉辦的「法曹專業選考培訓中之倫理養成」論壇,以當前大眾關切之「專業倫理」為討論核心,開幕由司法院謝銘洋代理院長與本會李玲玲理事長到場致詞,各場次並國內頂尖法學院教授、法官學院院長及前大法官主持,展現本主題的高度重要性。

論壇共設四場次。首場由許政賢教授主持,由李惠宗教授、鍾芳樺副教授及蘇若龍律師共同與談當前法學教育中法律倫理的教授方式與問題,其中除輔仁大學將專業倫理作為全人教育的一環,該校各系皆有開設相關課程並為必修課程外,各校多係因法學倫理納入考科後,始開設相關課程,亦有著重法學工具性面向,只有開法學方法論而未開法學倫理課程之校系。另因教學現場欠缺規範與實務案例的引導,難有足夠的說服力。

第二、三場則聚焦考試制度與專業訓練。分由法官學院張升星院長及姜世明教授主持,各由司法官學院劉庭維法官、律研所執行長劉冠廷律師、姜世明教授,與屏東地檢陳盈錦檢察長、高雄律師公會葉孝慈理事長與長期關注法律倫理測驗內容之林政豪律師共同與談。內容包括,現行司法官訓練課程與律師研習課程各如何設計安排職業倫理的學習,共通的是導師均扮演重要的角色。又就目前法學倫理僅為第一試考科且採測驗題的方式,總分600分中占30分的比重,此是否足讓考生認識到專業倫理的重要性外,遑論陳檢察長所擔憂之考試恐怕無法形塑法律專業人員真正的行為價值。

最後一場以「倫理與專業」為題,討論更為深入。與談人江玉林教授從柏拉圖四樞德正義、智慧、勇敢與節制談到 Iuris prudentia 的概念,並於回答現場提問時強調,倫理違反不僅是個人德行問題,更在於組織體制如何回應,即規訓如何有效被實現,當中即與公會自治自律不可切分。李崇僖教授則從醫界比較律師在倫理實踐上的異同,就律師暴增人數衝擊執業生態,所致職業倫理邊緣化之現實動態,提出律師公會必須扮演市場機制與司法機制平衡的角色,對此主持人黃瑞明前大法官透露當年參與律師倫理規範修正時的擔憂,與激烈的路線辯證過程,而呼籲公會應肩負起積極責任,以因應當前與未來的挑戰。

本論壇至午後一點多圓滿落幕。與談意見豐富精彩,會後仍有與會者駐足現場持續交換意見,是為饗向偊者,當日內容將刊載於全國律師雜誌,敬請期待。